方云阿莲大秦:开局震惊六国,此子有仙师之姿资源作品风格搞笑,构思大胆,脑洞清奇,区别于传统的总裁文,作者牧尘客脱离套路,用个性化描写手法和 不一样的角度描绘出了一个既啼笑皆非又感人至深的故事,大胆的构思也让人眼前一亮!诚挚 推荐,这是一本值得追捧的精品好书。 得之方云从皇宫回来,很快左邻右舍就有人过来拜会,虽然都是些中低阶的小官,但带的礼物却不算寒酸,有的送酒肉瓜果,还有的送些粮食糖果,最豪爽的直接送布帛钱物。
得之方云从皇宫回来,很快左邻右舍就有人过来拜会,虽然都是些中低阶的小官,但带的礼物却不算寒酸,有的送酒肉瓜果,还有的送些粮食糖果,最豪爽的直接送布帛钱物。
这些邻居的热情顿时把方云喜出望外,都说古人好送礼,果然诚不欺我也,他刚刚还在担心在胡宽家里蹭吃蹭喝蹭睡,一分钱都不给有些不好意思,这眨眼就送来一堆礼物,足够一家人吃好久了。
而等到酉时前后各府衙散班之后,甚至还有一些胡宽根本就不认识的官员上门拜访,也都带有礼物,眨眼又收了一大堆,其中甚至还有金银珠宝等贵重物品。
果然特么的都是靠脸吃饭,始皇帝的脸面实在是太大了。
自己不过是去皇宫打了个照面而已。
但其实方云自己不知道而已,他今天下午在皇宫和始皇帝奏对的事已经暗中流传出宫。
一个会雷火法术的奇特小方士,甫一露面便引起京师轰动,甚至连皇帝都急不可待的接见,而且还能和皇帝侃侃而谈治国之术,这种人物怎么能够不飞黄腾达。
看看如今始皇帝养的那些方士,一个个在咸阳城内都能够横着走,不光进出城门无需官凭身份,就连皇宫都能随意进出,而且全都是禁军车马相送,达官贵人看见也得恭恭敬敬停车下马拱手礼让,不可谓不显赫。
而不出意外,方云接下来又是一个即将得到始皇帝器重的人物。
当然,任何事都有两面性,有人羡慕嫉妒他的成就,自然也有人讨厌憎恨他的举动。
就比如一众朝堂公卿,这些执掌大秦朝政辅佐皇帝的高官,最讨厌的就是蛊惑始皇帝的方士。
另外就是混迹咸阳城的百家门徒,对于方云的快速崛起更是恨的牙痒痒。
天下百家,唯独神仙方道最不靠谱。
神仙,哪里有什么神仙?
长生不死怎么可能。
如今的大秦虽然神仙之说甚嚣尘上,但也只是始皇帝和民间百姓相信而已,真正的读书人,特别是受到儒家和墨家影响的士族,几乎对神仙之说不屑一顾。
而作为大秦如今最为炙手可热的法家门徒来说,神仙更是胡说八道。
城南一片公卿王侯聚集的豪宅区域,临街有一座高门大户,青砖黑瓦,门墙高耸,大门左右各有一头丈余高的虎形石兽,俯卧两侧露出咆哮之意,看起来威严肃穆,门楣之上,挂着丈余大小一块门匾,上书李府两个小篆大字。
后花园,眼下树木葱茏花草正盛。
水池边的凉亭里面,一身单薄绸服相貌清瘦威严的老者正在闲坐看书,两个十三四岁的小丫鬟一左一右正在打扇,汗水浸透薄薄的衣裙,露出青涩而诱惑的窈窕身体。
老者正是大秦如今备受始皇帝器重的九卿之一,廷尉李斯。
门外一个中年男子大步进来直奔凉亭,对李斯拱手说:“老爷,中车府令来访!”
“他来干什么?”李斯疑惑的将书简丢在石桌上,沉吟片刻之后说,”请他去客厅,老夫随后就到!”
“喏!”男子告退,李斯站起来去寝室更衣,一刻之后穿戴整齐来到客厅。
一个年约四旬身穿宦官服饰的中年男子正在客厅喝水闲坐,见李斯进来,赶紧站起来满脸堆笑的拱手道:“高冒昧而来,打搅廷尉,还请恕罪!”
李斯拱手还礼,开门见山的说:“赵府令每日陪伴陛下身边,公务繁忙,如何会有闲暇来斯府上?”
赵高眼神四周一看,李斯明白,抬手屏退左右,然后分宾主坐下之后这才说:“眼下只有你我二人,赵府令有话直说便是,出的你口入得我耳,决计不会有第三人知晓!”
赵高赶紧陪着笑脸说:“也并非是什么隐秘之事,不过是高有几句话想和廷尉闲聊罢了,因为事关陛下,传出去也不好!”
原来如此,李斯微微点头。
无论王侯公卿还是平民百姓,背后私下议论君王,都是大不敬之罪。
不过罪归罪,但皇帝毕竟是明星人物,一言一行都会让人侧目,因此老百姓不讨论是不可能的。
而对于王侯公卿和体制内的官员来说,讨论的就更多了,歌功颂德没有任何问题,只要不明目张胆的骂始皇帝,或者只要没有人去始皇帝面前打小报告揭发,一般都不会有问题。
但李斯和赵高都是始皇帝身边的高官近臣,一言一行更加备受人关注。
两人若是公开讨论,如若再有几句不好听的话,有人故意掐头掐尾的弄几个字传出去,然后保不准有人弹劾二人,按照李斯如今的权势地位,弄不好会被群起而攻之,因为恨他的人满朝野都是。
“今日午后,陛下在寝宫接见了一个叫方云的小方士,不知廷尉可曾听说?”赵高询问。
“自然有所耳闻,赵府令难道就因为此事来找我?”李斯点头。
“的确,这小方士昨日刚到咸阳,接连便闹出几次风波,皆都因为他会一种神奇的雷火法术,此事眼下京师几乎家喻户晓,廷尉既然知晓此人,难道就不好奇吗?”赵高微笑说。
“某自然也好奇,不过天下方士何其多哉,纵然是他比别的方士神秘一些,又能如何,他若是想凭借此术得宠,只怕效果并不好,陛下想要的不是这个!”李斯皱着眉头想了一下摇头。
“廷尉果然厉害……”赵高伸出一根大拇指拍一句马屁,然后压低声音,“廷尉可能不知寝宫奏对情况,简直堪称一波三折,高从未见过能够这般和陛下奏对之人,如若他接下来的事成功,只怕未来会对廷尉的前途造成极大影响!”
“影响我?”李斯微微一愣。
“自然!”赵高坐正,手捋冠带笑了一下说,“廷尉虽然位居九卿,然要想将法术推行全国,还需更进一步,手握更大权柄才行,高虽然人微言轻,然看人的眼光还是很准,廷尉的目标是丞相之位,但眼下尚有阻力,如若用好这个小方士,或许这个难题会迎刃而解!”
“哦,还请赵府令详说!”李斯脸色凝重起来。
赵高看李斯的态度明显发生了变化,因此脸色也严肃起来,扶了一下头冠,把声音压的更低,“今日在寝宫之中,陛下和方云奏对,那方云自言并无长生不老之法,但却有富国安邦之术,并且还画下舆图,提醒陛下要先扫平北方匈胡,再徐图岭南百越……”
“此言当真?”李斯惊讶的合不拢嘴。
“廷尉这是打某的脸吗,宫中之事,只要我赵某想知道,那就不会错一个字!”赵高仰头,脸色颇为得意。
李斯释然,这货是中车府令,乃是跟随始皇帝车马出入的贴身宦官,而且还负责掌管皇帝玉玺,传奏诏书,虽然官职不高,也无朝堂议政之权,但却是真正的皇帝近臣,皇帝的一言一行和身边发生的任何事情,几乎都逃不过他的眼睛。
其实满朝文武公卿都很羡慕甚至忌惮赵高,几乎没有人敢去得罪他。
不过还好,赵高这个人平日比较低调,对文武百官也都彬彬有礼恭敬有加,从未有过恃宠而骄欺压文武百官的事发生。
不过李斯对于赵高却不会忌惮半分。
对于一个一心推行法术而且身居廷尉之职的九卿来说,赵高这种宦官实在不值得他去舔脚趾,平日能给一个好脸色就不错了。
整个大秦,能够让李斯跪舔的只有始皇帝一个人。
这就是所谓的抓住核心和主要矛盾,只要得到始皇帝的恩宠,任何人都动摇不了他,这便是王天下的好处。
而李斯一生的愿望,那就是辅佐始皇帝,将大秦打造成为一个法术森严的国度,天下人皆都生活在他的法术笼罩之下。
一人之下,万人之上,法行天下,名垂千古。
这便是李斯的理想和抱负。
当然,贵为九卿之一,而且还带兵打过仗有过武爵的李斯知道,当前的大秦帝国有很多问题,始皇帝也有很多问题。
就比如岭南和西北,这两地早就被始皇帝在地图上划拉在自己怀里,而且从灭楚开始,就已经开始在策划征伐岭南越族。
不过皇帝的想法再好,还需要他们这些文武大臣来筹谋,训练士兵、征集粮草、打造军械、筹集牛马车辆、召集民夫役卒……
征讨岭南不亚于一场灭国之战。
动辄数十万兵马数百万石粮草,都需要慢慢筹措,等到备齐之后才能开始。
大秦扫平六国,连续十年的征战不光军卒疲惫民力消耗巨大,而岭南复杂的地理环境也让满朝文武有些忌惮。
始皇帝数次召集文武幕僚推演攻打岭南的方案,然而都无疾而终。
不是打不了,而是困难太多,变数太大。
最主要的就是方云在皇宫奏对时候所说,岭南地形气候迥异中原和北方,天时地利人和眼下都缺,一旦贸然开战,后果并不十分明朗。
这事不光满朝文武清楚,始皇帝也照样清楚。
但清楚归清楚,该来的总会来。
始皇帝不会因为困难就放弃征服岭南,这不符合他的身份气质。
而满朝文武也不会因为不想打就不打,因为打不打皇帝说了算,因此在皇帝的催促下,如今大量的资源已经开始向五岭守关倾斜。
这一仗已经迫在眉睫,最多两年,战争就会发动。
其实暗中,许多能够看清局势的人都反对这场战争,朝议中每次提及事关岭南的物资筹备情况,总会有大臣站出来提醒不要操之过急。
但然并卵,普天下下莫非王土,率土之滨莫非王臣,谁也阻止不了雄才大略的始皇帝开疆拓土的决心和勇气。
他说要把五岭的越族按在地上摩擦,那满朝文武必然就要撸起袖子上,不愿意上的就去骊山修陵寝,为他在地下开疆拓土。
但眼下,岭南之局似乎一下变了风向,因为突然冒出来的这个小方士。
“那不知赵府令可知陛下改变主意没有?”
李斯这次是真的严肃认真起来。
赵高脸上的得意之色平静下来,看着李斯说:“高与廷尉虽然相交不深,然皆都喜欢书法,以往也在陛下面前又过几次交流,高对于廷尉的书法造诣也深感佩服,因此自认为和廷尉算是同好之人,理应多多交往,因此才有今日冒昧而来,目的也是想告诉廷尉这件事可能会发生变故,也让好让廷尉提前为未来做好谋划!”
李斯微微点头,“对于赵府令的书法造诣,斯同样敬佩不已,而且斯还听知道赵府令精研律法,与斯的确算是同类中人,以后理应加加深交往!”
“哈哈,那就好,高等的就是廷尉这句话!”得到李斯的认同,赵高非常兴奋。
“那还请赵府令详说一下今日奏对之事!”李斯拱手。
于是赵高把今日方云进宫之后的事仔细描述了一番,几乎一句话一个字都不曾遗漏,说完之后,赵高脸色凝重的压低声音说:“方云所说的这件事会影响到陛下在岭南和西北的决策,三日之后就会见分晓,廷尉还需提前做好准备。”
李斯捋着花白的胡须沉默许久,“这事透着一丝诡异,这个小术士到底有什么神奇的东西,竟然能够让马卒战斗力提升十倍?”
赵高摇头叹道:“某也不知,但想来那方云不会瞎说八道,欺君之罪,可是要杀头的!”
“是啊,既然不假,那就肯定是真的,然则这天下何曾有过这样神奇之物,如若有的话,的确扫平河南河北之地的匈胡并不在话下……”
李斯也陷入了长长的疑惑之中。